污泥厌氧消化的监测化验项目有哪些?
答(1)污泥厌氧消化的在线仪表显示、监测的项目有:①进泥量;②排泥量(自排式排泥不需要);③pH值;④消化池内泥位;⑤消化池内温度,热交换器进出温度;⑥沼气产量;⑦各种自动阀门的开关及开关的比例;⑧各种泥泵、循环泵、沼气搅拌泵等工作情况;⑨可燃气体报警显示;⑩脱硫系统工作情况;⑪消化池内压力,沼气柜内压力,污泥泵、循环泵进出口压力等。
(2)每日化验项目有:①进泥、出泥的含水率(或含固率)、有机分、灰分、总氮、氨氮;②消化池内污泥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碱度(ALK)、含水率(或含固率);③后浓缩池上清液的CODcr、BODr、SS、总氮、氨氮、总磷;④沼气中的CH4、CO2、H2S、H2等气体组分的含量。
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消化池的管理。厌氧消化过程是在密闭厌氧条件下进行,微生物在这种条件下生存不能像好氧污泥那样,依靠镜检来判断污泥的活性。只能采用反应微生物代谢影响的指标间接判断微生物活性,与活性污泥好氧处理系统相比,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对工艺条件及环境因素的变化,反应更敏感。为了消化池的运转正常,应当及时掌握温度、pH值、沼气产量、泥位、压力、含水率、沼气中的组分等指标,及时做出调整。
(2)对于日常运行状况、处理措施、设备运行状况都要求做出书面记录,为下一班次提供运行数据,并做好报表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提供工艺调整数据。
(3)经常检测、巡视污泥管道、沼气管道和各种阀门,防止其堵塞、漏气或失效。阀门除应按时上润滑油脂外,还应对常闭闸门、常开闸门定时活动,检验其是否能正常工作。
(4)定期由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压力、保险阀、仪表、报警装置。
(5)定期检査并维护搅拌系统。沼气搅拌主管常有被污泥及其它污物堵塞的现象,可以将其余主管关闭,使用大气量冲吹被堵塞管道。机械搅拌桨缠绕棉纱和其它长条杂物的问题可釆取反转机械搅拌器甩掉缠绕杂物方式解决。另外,要定期检查搅拌轴与楼板相交处的气密性。
(6)在北方寒冷地区消化池及其管道、阀门在冬季必须注意防冻,进入冬季结冰之前必须检査和维修好保温设施,如消化池顶上的沼气管道,水封阀(罐)。沼气提升泵房内的门窗必须完整无损坏,最好门上加棉帘子,湿式脱硫装置要保证在10°C以上工作。特别是室外的沼气管道、热水管道、蒸汽管道和阀门都必须做好保温、防晒、防雨等工作。
(7)定期检査并维护加热系统,蒸汽加热管道、热水加热管道、热交换器内的泥管道等都有可能出现堵塞现象、锈蚀现象,一般用大流量冲洗。套管式管道要注意冲洗热水管道时要保证泥管中的压力防止将内管道压瘪。冲洗不开或堵塞严重时应拆开清洗。
(8)消化池除平时加强巡检外,还要对池内进行检查和维修,一般5年左右进行一次,彻底清砂和除浮渣,并进行全面的防腐、防渗检查与处理。主要对金属管道、部件进行防腐,如损坏严重应更换,有些易损坏件最好换不锈钢材料。维修后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满水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对于消化池内的积砂和浮渣状况要进行评估,如果严重说明预处理不好。要对预处理改进,防止沉砂和浮渣进入。另外放空消化池以后,应检查池体结构变化,是否有裂缝.是否为通缝,请专业人员处理。借此时机也应将仪表大修或更换。
(9)沼气柜尤其是湿式沼气柜更容易受H2S腐蚀,通常3年一小修,5年一大修。要对柜体防腐,腐蚀严重的钢板要及时更换,阴极保护的锌块此时也应更换,各种阀门,特别是平常不易维修和更换的闸门也应维修或更换,确保5年内不岀问题。
(10)整个消化系统要防火、防毒。所有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并做好接地、防雷,严禁在防火、防爆区域内吸烟,进入该区域内的汽车应戴防火帽,进入的人应留下火种。不允许穿带钉鞋和易产生静电服装的人员进入。另外报警探头应正常维护保养,按时由权威部门鉴定、标定,确保能正常工作。还要备好消防器材、防毒呼吸器、干电池手电筒等以备急用。
为什么要对污泥进行调质?
答有机污泥包括初沉池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及消化污泥,其中的固体物主要由亲水性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组成,含水率很高(一般为94%〜99%)颗粒细小而不均匀,比阻大,脱水性能较差。为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提高机械脱水效果与机械脱水设备的生产能力,需要调质来改变污泥的理化性质,减小胶体颗粒与水的亲和力。污泥脱水的目的是进一步减少污泥的体积,主要是将污泥颗粒间的毛细水和颗粒表面的吸附水分离出来,这部分水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5%〜25%但经过脱水以后,污泥可呈固体状态,体积减少为原来的1/10以下,这样就便于后续处理、处置和利用。
多数消化污泥如不经过化学或物理调质将不利于脱水。污泥调质的方法包括:投加有机或无机化学药剂;投加复合(有机、无机等组合)药剂、淘洗法、热调质法(可升高压力)、冷冻融化调质、生物絮凝调质。调质的费用占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很大一部分,因此要特别重视调质药剂的性价比,首先要保证达到规定的含水率以下,价格最便宜的就是好的药剂。